“有没有同学想上来体验一下操纵杖头木偶呢?”3月31日下午,永利官网光谷美术馆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彻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非遗”进校园精神,文传学院联合美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邀请国家级非遗项目“武汉市杖头木偶戏”传承人来校参与《中华才艺》开放课堂活动。武汉市杖头木偶传承人表演《长袖舞》《化蝶》等传统保留剧目为师生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身姿翩翩,裙袂飘飘。国家二级演员、武汉杖头木偶戏的第六代传承人胡涛灵活地操纵木偶,一抬一放、一转一跃,为师生带来娇媚万千的《贵妃醉酒》。“我们表演所用的木偶由头、命杆、胸腔、手、手杆、内衣和外衣组成,表演者通过操纵命杆和两根手杆进行表演。”胡涛介绍道。武汉杖头木偶戏的第七代传承人宁一烨、彭沙莎以杖头木偶中独特的“大水袖”表演形式,带来了经典剧目《化蝶》片段。两只彩蝶在年轻的传承人手中翩翩起舞、追逐缠绵,生动地再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飞升的经典情节。在场师生沉浸在精彩的表演中,不时发出惊叹声。
宁一烨、彭沙莎表演《化蝶》。 雷晶摄
“有谁想上来试试吗?”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争先上台体验杖头木偶的魅力。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木偶中心的艺术家们陆续拿出长袖舞女、梁祝人物、吉祥娃娃等不同类型的木偶让大家尝试操纵,最后还有4位“藏族姑娘”木偶一起出场邀请师生们跳“锅庄”。
“手要抓稳”,“要用巧劲”,传承人们在一旁认真地指导学生。“杖头木偶比我想象的要重,操纵木偶的时候感觉非常困难,我觉得演员们能如此自如地表演真的非常厉害。”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吴伟强上台挑战操纵带有8米长袖的木偶,感受到了演员的不易。
传承人教在场师生操纵木偶。 张玲珑摄
“要掌握杖头木偶戏真的很不容易,不仅要有舞蹈功底,还要会戏曲表演。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不仅能让我们亲眼见识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这对于杖头木偶戏文化本身也能起到保护和传播作用。”音乐舞蹈学院研究生乔晓倩了解到有“非遗”进校园的开放课堂后慕名而来。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熙雯向传承人宁一烨、彭沙莎学习了《西藏舞》,并向在场师生进行展示。她感慨:“我之前只是听说过木偶戏。这样的课堂很有意思,通过这堂课我增进了对木偶戏的了解,很感谢老师们的用心准备。”她和来自越南的留学生阮氏丽因为参与藏族舞蹈表演,还获得了一个演出方赠予的小木偶。
“通过开放课堂的方式,将高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结合起来,让当地优秀的文化遗产走进校园,与学生亲密接触,让他们在参与式的学习体验中对中国的传统工艺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文传学院何红一教授笑着谈起举办活动的初衷。她讲授的《中华才艺》是关于中国民间传统才艺的课程,除了本次开放课堂,她还曾组织学生参与传统婚仪表演,让学生真正走进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