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热线:027-67843940 旧版入口

中华民族三交史|北魏文明太后与方山永固陵

作者:段海容   编辑:高婕   审核:林毅红   上传:蓝李丹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6日 09:59   浏览量:   

云中北顾是方山,永固名陵闭玉颜。

艳骨已消黄壤下,荒坟犹在翠微间。

春深岩畔花争放,秋尽祠前草自斑。

欲吊香魂何处问?古碑零落水潺湲。

————唐•温庭筠

提及北魏,人们往往要么会想起前期文韬武略的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饮马长江;抑或是中期雄才大略的孝文帝力行汉化、迁都洛阳。前者仍是草原民族的戎马倥偬,而后者已是华夏传统的衣冠礼乐,同一王朝的精神文化面貌竟会如此不一,汉化改革的浪潮对北魏王朝乃至华夏历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造就这一深刻变革的开创者便是本文的主角——文明太后冯氏。

一、文明其人

文明太后冯氏,长乐信都人(今河北衡水),其先世为北燕王族,祖父冯弘为北燕末主,父亲冯朗降魏后,受封西城郡公,先后出任秦、雍二州刺史。太平真君三年(公元442年)冯氏生于长安。然而不久之后,冯朗因大案株连被诛,冯氏也作为罪人之女被没入宫掖为孥。不幸中的万幸,冯氏的姑母早年进宫服侍太武帝,此时已身居左昭仪之位,以故初入后宫的冯氏在生活中也能有人照料。据现代学者李凭研究,可能是同为辽东老乡的缘故,年幼的冯氏入宫后为彼时后宫之主的常太后相中。常太后意图将冯氏作为其在后宫中的继承人培养,因此暗中对冯氏屡有提携。因此入宫不久,冯氏即成功升为贵人,并于太安二年(公元456年)为文成帝选为皇后,正式开启了其权术之路。

和平六年(公元465年)文成帝驾崩后,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献文帝,冯氏被尊为皇太后。彼时丞相乙浑擅权,冯太后发动政变,翦除乙浑,开始临朝听政。随后下令各郡设太学,置博士、助教,根据各郡大小,招收学生;又趁南朝宋内乱,派兵攻占青、齐二州。皇兴元年,还政于献文帝。然而随后,冯太后与献文帝的矛盾日渐激化,直至承明元年(476年)献文帝暴崩后,冯氏方才独揽大权。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冯氏被尊为太皇太后,再度临朝听政。自太和元年(公元477年)起,开始进行系统化改革,先后颁行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及租调制,以巩固统治基础,推进拓跋王朝封建化进程。太和十四年(490年),冯氏在平城病逝,享年四十九岁,谥号文明太皇太后,葬于永固陵。

二、承前启后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拉开了拓跋政权的汉化与封建化的序幕。然而在道武帝时期,北魏对于新近征服的广大中原地区仍采取野蛮掠夺、军事威慑与强制迁徙的政策,从而激起了汉族士民的激烈反抗。明元帝即位后,及时改弦易辙,在清河崔氏代表人物崔宏“安民为本”“荡而更制”的建议下,正式推行“宗主督护制”,承认中原汉族豪强在地方的政治与经济特权以换取他们对北魏政权的支持与合作。“宗主督护制”的出台一方面缓和了北魏初期一度激烈的民族矛盾、巩固了拓跋政权对于中原地区的统治,另一方面还缓解了汉族士族对于拓跋政权的疑惧,吸纳了诸如清河崔氏、渤海高氏、赵郡李氏、河东柳氏等北方汉族高门人士进入北魏朝廷任职,从而加速了北魏上层政治体制的汉化。

(北魏“平城”铭文瓦当,段海容摄于2024年1月6日)

然而到了献文帝时期,拓跋统治者对于国家封建化与集权化的进一步追求与社会现实产生了矛盾。经济上,宗主督护制下的各地豪强荫蔽了大量户口与土地,以至封建国家财政的支柱——自耕农数量萎缩,严重影响了国家赋役的征收;政治上,北魏前期深受草原民族习俗影响,各级官吏并无固定薪俸,因此不仅腐败滋生,官员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到任后便肆无忌惮地剥削百姓,使得民怨沸腾,加剧了社会矛盾,还阻碍了高效官僚政治的建设与发展,不利于国家整体的进步。文明太后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推行了旨在增加国家直接掌控的户口及土地数量的“三长制”、缓解因改革带来的抵触情绪同时还能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积极性和农业产量的“均田制”以及改善官员贪腐、建设封建官僚政治的“班禄制”等先进制度,在政治、经济与社会领域全方位地进行改革,改变了此前北魏社会上浓厚的北方草原民族风气,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赋收入的同时还减少了民众的负担。

除了制度层面的改革外,文明太后还言传身教地培育了以孝文帝拓跋宏为首的新一代仰慕中原汉族先进制度与文化的拓跋统治者。孝文帝生于皇兴元年(公元467年),皇兴三年(公元469年)被立为皇太子,冯太后随即便利用“子贵母死”的旧制,处死了拓跋宏生母李夫人并将其抚养权攫取到手,随后冯太后“不听政事”,一心“躬亲抚养”年幼的拓跋宏。皇兴五年(公元471年),献文帝禅位,拓跋宏登基,是为孝文帝。孝文帝登基后因年幼无法执掌朝政,朝廷大权仍然掌握在势如水火的太上皇拓跋弘与冯太后手中。承明元年(公元476年)拓跋弘离奇暴崩,冯太后正式独掌北魏大权。从此直至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为止的二十多年中,孝文帝深受冯太后教导,在政治、生活、思想乃至性格上都受到了冯氏的影响。据《魏书·皇后列传》记载,冯太后某次用膳时,发现粥里面却有一只蝘蜓,不动神色地用汤勺把它挑了出来。孝文帝见状大怒,要惩罚进膳之人,文明太后却笑着释放了他。数年后,孝文帝亦为侍者不慎用热羹烫伤了手,还在食物中看到虫秽之物,但也都笑着饶恕了侍者。由此小事可见,冯太后对孝文帝性格的影响有多深。在思想上,文明太后还亲手撰写劝诫歌三百余章,皇诰十八篇以劝谏孝文帝,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执政思想。太和元年(公元486年)冯太后还下令皇子皇孙,别置学馆,当是皇宗学之起源。日后支持并全力协助孝文帝进行改革的拓跋宗室成员多具备皇宗学的教育背景。

因此可以说,如若没有冯太后秉政的十余年间不断地导引与更张,长久以来弥漫于北魏朝野中的草原征服者心态,是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就转变过来的;而同样如若没有冯太后对孝文帝几十年的教导与影响,是不可能会有一位意志坚定,矢志不渝推行汉化的伟大君主指引着国家顺应历史潮流进行全方位的汉化改革,将文明太后开创的事业推上名垂青史的巅峰。

三、方山名陵

(远眺永固陵封土,段海容摄于2024年1月7日)

大同城北五十里处有一山顶平坦如席之西寺儿梁山,此山在北魏时被称为“方山”,文明太后的万年吉壤——永固陵便坐落于山巅。冯氏生前尝与孝文帝同游方山,见此地群山拱列,视野开明,南可俯望平城京畿,北可远眺塞外大漠,便决定自己百年以后要落葬于此。为表自己的谆谆孝心,孝文帝下诏于方山之巅营建太后之陵以及自己的陵寝,陵区于太和五年(公元481年)正式破土动工,历时八年至太和十四年(公元489年)竣工,次年冯太后梓宫正式奉安于此。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实地前往方山永固陵考察,据其《水经注》记载,陵区“(诸殿)列榭阶栏及扉户、梁壁、椽瓦,悉文石也。檐前四柱,采洛阳之八风谷黑石为之,雕镂隐起,以金银间云矩,有若锦焉”可见,彼时的方山陵区规模宏大、装潢精美,整体上由孝文帝虚宫“万年堂”、永固陵、祭奠冯氏先祖的思远佛图、供帝后游幸的灵泉宫及灵泉池、御路等几个部分构成,呈现出陵庙寺三位一体的空间格局。然而不幸的是,历代的战火与盗扰并未放过永固陵,陵区内除了万年堂与永固陵封土堆外,其余地表以上的建筑物都已倾颓倒塌不见踪迹,只有以航拍俯视的形式方能一窥地基布局。

(孝文帝虚宫“万年堂”封土堆,段海容摄于2024年1月7日)

永固陵造于山顶玄武岩上,封土堆呈圆形,墓室位于封土堆中心,坐北朝南,为砖砌多室墓,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组成,南北总长17.6米,墓室仍维持原貌,结构完好。甬道前后各置有两道大型石券门,尖拱门循、门柱、门槛、虎头门墩、石门五部分组成,石券门的雕刻技艺与题材内容与云冈石窟有异曲同工之妙,为北魏石刻艺术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范式,因此也被收入国家博物馆珍藏。

永固陵甬道石券门,国家博物馆藏(图源:微博)

1976年春,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偕同大同博物馆对永固陵进行考古发掘。经本次考古发掘调查可知,永固陵历史上在金代正隆年间、金代大定年间和清末光绪年间三次遭受盗掘,以故墓内随葬品流失较为严重,清理后的出土物仅有铜簪、骨簪、铁箭镞、铁矛、残石俑、丝织品残片等。虽然出土文物稀少,但永固陵本身仍是我国现已发掘的南北朝时期最大的墓葬之一。同时众所周知的是,自道武帝开国到孝文帝迁都洛阳前的北魏历代帝后死后都归葬于“金陵”,而作为北魏开国后第五位皇帝的文成帝之后的冯氏却在生前便于方山就选定了自己的吉壤,明确表示不祔葬于其夫。因此冯太后此举历来受到史家关注,历代不少学者都认为,这是在北朝妇女独立意识与社会地位较高的社会背景下,权倾一时的冯氏为了将自己一度超越皇权的至上权威展示给世人,同时奉行其一以贯之的汉化改革,通过将自己的葬礼展示给平城拓跋族人,使其接受中原丧葬文化,继而接受中原文化。因此永固陵对于考察北魏前中期政治史、社会史、建筑史都具有重大意义,拥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文化及艺术价值。

Copyright 2014 版权信息 永利集团88304官网民族学博物馆
技术支持:武汉民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05003346号